与中国不少高校追求“大而全”不同,西湖大学以“高起点、小而精、研究型”为办学定位,以博士研究生培育为起点,致力于高等教育和学术研究,培养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
2015年,施一公联合饶毅以及南方科技大学校长陈十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潘建伟、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钱颖一等人,向国家领导人提交了《关于试点创建新型民办研究型大学的建议》。
但是对我而言,十个诺贝尔奖也换不来一个西湖大学。
施一公:因为从小到大这种心理不平衡一直存在,纵观过去一两百年三四百年,我们对世界科学的产生技术的发展新的知识的发明发现,贡献太小。
施一公:非常尴尬,我有时候真想是考一考,如果考第一得到的捐钱多我就考去了。
在中国传统的教育体制里,施一公是典型的学霸。
最后,施一公被清华大学录取,成为清华大学生物系复系后的首届本科生。
记者:有了突破会带来什么?
当时韩启德听着听着也很激动,就问我们,“你们这些人都是在中国出生中国长大,深谙中国文化,知道中国教育的优势和短板,同时在海外少则生活了十几年,都在海外大学著名大学做过教授,知道国外教育的优势和缺点,为什么不能够取其所长也发挥我们的所长,在中国创办一所小型大学?”当时韩启德话音未落,我当时激动得不行,我心脏都快跳出来了。
Copyright © 2008-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