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无论从粤港澳大湾区的四个中心城市来看,还是七个节点城市,彼此存在较大差异。
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前端,通过粤港澳三地携手,借助集装箱吞吐量世界排名第三、第六和第七的三大港口,形成合力,在代表中国参与国际航运体系改革的过程中,发出大湾区的声音,参与国际海事行业规则的制定,国际航运体系规则的制定,“我们所争取和对标的,应该是伦敦,是赫尔辛基,是哥本哈根,至少是新加坡,推动国际海洋国际航运规则体系的重塑,由一个搬运工成为规则的制定者。
”王福强说,也正因为如此,在规划纲要中,只对四个中心城市予以定位,对于其他各节点城市,只是从总体上指出了一个方向,并没有强制要求珠江东岸一定是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珠江西岸一定是先进装备制造业为主,“规划纲要”中作出这样的安排也是考虑与广东省现有的产业规划进行衔接。
香港经济增长缺乏持续稳固支撑,澳门经济结构相对单一、发展资源有限,珠三角九市市场经济体制有待完善。
“可以说,这是科创和创投的新起点、新篇章!”陈冠华认为,香港的国际金融地位,深厚的科研沉淀及人才培养,配合大湾区的产业基础,将会促使大量人才涌入,同时,规划将为香港及大湾区发展带来新空间、新机会,激发香港与大湾区城市合作的新形式和新内容。
张燕生认为,三个极点实际上是粤港澳大湾区的三个都市圈,一是港深加上惠州、东莞形成的都市圈,主要面向珠三角东岸,更多的是发挥好香港的金融优势,香港的国际化、法制化、现代化的优势和深圳的创新优势,辐射带动像东莞、惠州这个地区,在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等领域,形成一个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产业集群;二是广佛加上肇庆形成的都市圈,集合广州的商贸,佛山的制造,肇庆的宜居优势,共同构筑这个地区成为国际商贸中心,成为综合交通枢纽,成为科技教育文化中心,而广佛肇与港澳的合作,决定珠三角西岸形成重要的装备制造业产业带;三是澳珠带动中山、江门形成的都市圈,主要立足于绿色发展,旅游休闲、文化创意,以及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深度融合发展。
Copyright © 2008-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