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喜斌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所长、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孙宏艳说。
在孙宏艳看来,“吼叫式”辅导作业“有百害而无一利”,对孩子的行为、情绪、心理、精神等都会带来负面影响。
“想发火时,不妨深呼吸三次,或者出去走一下;又或者,滞后三分钟再与孩子说话。
成本上可以通过家长交纳部分费用,相关部门给予一定补贴的方式进行。
”情绪上,家长的吼叫可能造成孩子焦虑、胆小、抑郁、晚上睡觉不踏实等;心理方面,长期“吼叫”将降低孩子自信,厌恶学习。
”虽然心里很清楚,但是鹏鹏妈还是没有克制住自己,开学第一周就爆发了,“做不到完全‘戒吼’,但是尽量少‘吼’是必须的。
谈起此事时,鹏鹏妈的语气已经比较和缓。
鹏鹏妈回顾了陪孩子走的这一路,总结了一个规律:一、二年级时,总是“吼”孩子的坐姿和学习习惯;三、四年级时,总为孩子作业的对错上火;到了五、六年级,能把她惹急的,通常是孩子的学习态度。
Copyright © 2008-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