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谈话激发办学梦想 中国要为世界科学做出更大贡献
记者:我特别想知道你一个学术背景的人要跟社会求钱,这是个什么过程?
施一公:那次晚餐上在座的几位包括潘建伟、陈十一都在评论中国科技界的一些现象和教育界的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当时谈的话题比较激烈。
最后,施一公被清华大学录取,成为清华大学生物系复系后的首届本科生。
在筹款的过程中,几十年没离开大学校园的施一公进一步了解了中国的社会现实,也了解了中国的企业和企业家。
与中国不少高校追求“大而全”不同,西湖大学以“高起点、小而精、研究型”为办学定位,以博士研究生培育为起点,致力于高等教育和学术研究,培养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
施一公:有人问我,你们办西湖大学,有没有想过万一哪一天不允许这样办了?我的回答是这样的,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我相信只有一条路可以走,就是改革开放。
最后,施一公被清华大学录取,成为清华大学生物系复系后的首届本科生。
Copyright © 2008-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