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层面是规划,利用实施保障措施,通过中央领导小组协调,港澳和内地对接,及时发现了解规划实施当中的重大问题。
二是要目标创新,目标要有整体性、引领性、前瞻性和阶段性,规划纲要把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建设世界级城市群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合作发展的一个十分明确的目标,并提出2022年的近期目标和2035年的中长期目标。
这些领域包括机制的完善和创新,比如建立优质生活圈的机制,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机制,建立世界级城市群一流湾区的机制等,我们量身打造了诸多平台,包括珠三角九个城市,每个城市都为港澳青年量身打造创业平台,针对性很强。
中国新闻周刊:在你看来,《规划》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规划纲要”围绕基础设施建设、重点产业发展、重大科技创新、社会民生保障、优质生活圈构建等提出了一些重大建设项目,当前,应按照事权的划分,在中央政府统筹及合作各方共同努力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抓紧推进各类重大项目实施。
在粤港澳大湾区,如何通过和港澳的合作,学习港澳的经验,对于构建整个粤港澳大湾区的开放性经济体制,推动内地的体制完善,深化改革,将具有示范作用,从而有利于各种要素的流转。
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按照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形成改革开放新格局的总体要求,统筹推进大湾区内各类合作平台建设。
Copyright © 2008-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