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村入户、登门拜访成为协会的日常工作;谈心谈话、解疑释惑、帮扶困难,与退役军人面对面建立沟通渠道,不断加深感情;军休干部杨增寿“工作室”、伤残军人赵连华“志愿服务队”……一大批协会志愿者积极为退役军人提供全方位、多渠道的贴心服务。
志愿者陈先生第一时间联系了南京利济巷慰安所旧址陈列馆,称他找到两位疑似“慰安妇”幸存者。
“我们把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下重手、出重拳、用重力,迅速出台了关于做好退役军人工作的‘20条意见’,率全国之先在市、区两级成立退役军人事务工作委员会。
从间接贡献看,5G与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深度融合,将支撑传统产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管理服务等生产流程的全面深刻变革,助力传统产业优化结构、提质增效。
据悉,纪念馆和南京利济巷慰安所旧址陈列馆紧接着将启动走访国内登记在册的“慰安妇”幸存者行动。
朝阳里社区有251名退役军人,社区设立了退役军人服务站,为退役军人提供贴心服务。
同在1944年冬天被抓,同被关在平江县城青砖的房子里,同被日军要求吃小药丸,同时间被中国军队解救并回到家中,两人的家相距不过10公里,南京利济巷慰安所旧址陈列馆工作人员认为,由此可以判断,当年,凌老和张老同期被抓,在同一地点受害,“两位老人是目前为止发现的仅有的两位在同一慰安所受害的幸存者。
凌老后来以务农为生,嫁给当地一位农民,婚后生育四儿两女。
为提高工作实效,协会的村(居)服务站、退役军人事务局的村(居)服务站“两站合一”,进一步打通了联系退役军人的“最后一公里”。
Copyright © 2008-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