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小小妈妈也建议,孩子的课外作业尽量少让家长配合完成,批改也不应该交给家长。
昭昭则认为妈妈脾气太急,“吼叫”不仅影响自己的学习状态,更可能影响学习兴趣。
就第一天坚持没吼,只是说话带点讽刺之类的,昨天又犯了。
面对这样的情形,有几个父母能忍住不吼啊!”
本报记者 李松林 周明杰
小小妈妈自责不已,且也有了更深刻的反思:之所以吼孩子,其实还是在用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孩子。
如今,鹏鹏妈觉得“吼”孩子的次数已在减少,她也意识到“吼”孩子发泄的不过是坏情绪,对解决问题并没有太大帮助。
本报记者 赵喜斌
相比之下,昭昭妈的“戒吼”行动显得较为失败。
“回头反思,当时再耐心说一遍也就好了。
Copyright © 2008-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