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施一公有着广阔的事业发展前景和优越的生活条件,但是2007年,40岁的他却作出了一个让许多人不解的决定:全职回国,回到母校清华大学。
在清华大学担任生命科学学院院长的7年里,施一公带领清华生物学科取得长足进步,在结构生物学领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普林斯顿大学方面认为我回国就是因为拿钱拿得更多了,待遇更好了。
施一公:有人问我,你们办西湖大学,有没有想过万一哪一天不允许这样办了?我的回答是这样的,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我相信只有一条路可以走,就是改革开放。
作为西湖大学的倡议人之一和首任校长,结构生物学家、全国政协委员施一公,是西湖大学最重要的标签和宣讲人。
我希望十年以后十五年以后,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旅游者来杭州看西湖的时候,同时看西湖大学,这是我们的目标,我相信我们能做到。
1997年4月,施一公还未完成博士后研究课题,就被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聘为助理教授。
普林斯顿大学方面认为我回国就是因为拿钱拿得更多了,待遇更好了。
其中一人受伤严重,另一人则受轻伤。
Copyright © 2008-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