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父母都在外的儿童,遭遇暴力时求助亲戚朋友的比例较低,求助教师的比例则较高。
除了亲戚朋友,老师或学校领导在各个地区的儿童中的报告比例也相对较高,但各地区仍有16.5%~29.1%的儿童选择自己一个人承受,选择报警求助的方式比例相对较低。
2008年和2009年,针对广州青少年的一项调查表明,“在过去的6个月里,有23.2%、15.1%和2.8%的青少年遭受了轻微、严重和非常严重的身体虐待。
他们的具体特征为:男生87人,占男生总数的10.9%,女生64人,占女生总数的9.2%;非寄宿儿童134人,占非寄宿生总数的1.1%,寄宿儿童16人,占寄宿生总数的5.7%,非寄宿儿童占比高于寄宿儿童;“全留守儿童”即父母都在外打工的12人,占全留守儿童总数的10.0%,“单留守儿童”51人(母亲在外5人,父亲在外46人),占单留守儿童总数的12.0%,非留守儿童87人,占非留守儿童总数的9.3%,单留守儿童占比相对较高。
在报告中,“新”是绕不开的关键词。
这表明,老师或学校宣传、家长或社区宣传是儿童获得保护自己免遭暴力的主要信息来源渠道。
过去一年是人民政协事业开创新局面的一年,展现了新时代人民政协的新面貌新气象,突出了协商民主的新征程新担当。
调查表明,父亲在外的儿童更容易遭受身体暴力。
Copyright © 2008-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