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燕生认为,三个极点实际上是粤港澳大湾区的三个都市圈,一是港深加上惠州、东莞形成的都市圈,主要面向珠三角东岸,更多的是发挥好香港的金融优势,香港的国际化、法制化、现代化的优势和深圳的创新优势,辐射带动像东莞、惠州这个地区,在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等领域,形成一个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产业集群;二是广佛加上肇庆形成的都市圈,集合广州的商贸,佛山的制造,肇庆的宜居优势,共同构筑这个地区成为国际商贸中心,成为综合交通枢纽,成为科技教育文化中心,而广佛肇与港澳的合作,决定珠三角西岸形成重要的装备制造业产业带;三是澳珠带动中山、江门形成的都市圈,主要立足于绿色发展,旅游休闲、文化创意,以及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深度融合发展。
“在一种此长彼消的发展过程中,由市场主导自动形成。
一旦合作,就会发挥强强联合的综合优势。
“一个是代表国际先进规则的港澳自由市场制度体系,一个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两种制度各有优劣,如何发挥两种制度的优势,形成集合两种制度优势的一个大湾区治理规则,这是创新的主线。
二是对外开放要实现一个重大转变,从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性开放,向规则等制度性开放。
从这个角度来讲,国家终于认识到要用好香港这一点。
在规划纲要中,首要的合作就是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2016年的时候,香港的研发投入只有155亿人民币。
此前,在“十五”“十一五”的规划中,都只是有一段涉及港澳内容。
此前在规划编制过程中,粤港澳三地对于自身的定位尤为关注,课题组副组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产业规划部部长王福强向《中国新闻周刊》介绍,香港此前一直有较大顾虑,担心自己的三大中心和航空枢纽地位被取代,而这一定位是写在香港基本法中,不能动摇。
Copyright © 2008-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