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不久,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中国共产党以全球的视野和历史的眼光,客观分析国内外大势,把时代主题调整为“和平与发展”。
从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我们通过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基本完成了以劳动密集型纺织业等为代表的第一次工业革命。
中国和平发展的巨大成功,突破了对社会主义的固化认识,也突破了西方制度的僵化模式,为整个非西方世界的发展,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这种新格局将有利于现有国际政治和经济秩序的改革,有利于我们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得以和平发展的一个主因是中国坚持走内涵式增长与发展的道路。
在过去2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在多数时期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发展水平远远高于同时代的西方国家,明朝郑和下西洋的船队规模百倍于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时的船队规模,但当时的中国积极开展对外交往通商,没有对外扩张和殖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土地制度为中国飞速发展的城镇化奠定了基础。
中国不以意识形态划线,超越非友即敌、结盟或对抗的冷战零和思维,走合作共赢之路,形成遍布全球的伙伴关系网络。
一个国家的内政与外交是彼此关联的,内政决定外交,外交服务于内政。
Copyright © 2008-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