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之前的25年里,清华大学生命学科在《科学》和《自然》期刊一共只发表过一篇文章,而在2009年之后的八九年间,清华大学却在这两本顶级期刊上发表了80多篇文献,通讯作者、第一作者均来自清华大学,这几乎可以说是大学发展的奇迹。
我们一块吃顿饭,照例我又讲了一次西湖大学的理念,讲完以后没有想到他的夫人在桌子对面,突然用河南话很激烈对着我讲,哥,我也要做创始捐赠人。
3月4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新闻发布会,大会发言人张业遂就大会议程和人大工作相关的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在清华大学担任生命科学学院院长的7年里,施一公带领清华生物学科取得长足进步,在结构生物学领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2018年10月20日,施一公和5名诺贝尔奖得主、70余名国内外顶尖大学校长、近百位捐赠人聚集一堂,共同迎来西湖大学的成立时刻。
两岁的时候,施一公随父母下放到河南省驻马店地区的一个小村庄里,施一公读完了小学和初一,随后转入河南省实验中学,高二时,因为取得河南省数学竞赛的第一名,并获得全国数学竞赛和物理竞赛的一等奖和二等奖,施一公成为北大、清华、南开等高校都想要保送录取的对象。
施一公:因为我意识到如果我早一点得到诺贝尔奖,会对大学创办创造一个非常好的舆论环境,会让西湖大学得到社会更多的支持和理解。
这个理念的实施,源于2011年欧美同学会上的一次谈话,那个时候,施一公是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院长,国家千人计划联谊会的会长。
施一公如此描述理想的大学:“我们希望五年以后、十年以后,这里可以聚拢一大批世界顶尖的科学家,在这里从事最尖端的科学研究,做出最有意义的科学成果,培养最优秀的青年学生,用自己的才智尽情地探索科学知识前沿,推动人类进步,造福全世界”。
施一公:这些突破可以让我们中国人自豪,哥德巴赫猜想值几块钱?牛顿的三大定律在当时值几块钱?或着说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你可以量化吗?当然是不可以的。
Copyright © 2008-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