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企业直接解决村里80多人就业,月工资3000元,还带动周边10余个村庄的1000余名农民脱贫致富,他因此获得了全省的脱贫攻坚奉献奖。
2018年,一批科技创新成果与医疗健康、城市管理、环境保护等民生改善需求对接融合,在加强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支撑城市精细化管理、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形成良好的社会效应,使科技创新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新引擎。
“高精尖”增动能 促高质量发展
我国完全自主研发的全自动运行轨道线路燕房线,是由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丁树奎教授主持完成的“城市轨道交通自主化全自动运行系统关键技术及工程示范”项目,此次获得一等奖。
该成果已累计服务于平昌冬奥“北京8分钟”表演设计团队、奥运会中国国家队、央视春晚以及中外知名影视作品制作团队等2000余家客户。
将首次设立人物奖,包括突出贡献中关村奖、杰出青年中关村奖和国际合作中关村奖,涵盖了对领军人才、青年人才、外籍人才的奖励。
由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和银河水滴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完成的“远距离步态识别系统研究与应用”项目获二等奖,成果系统研究了步态识别的计算理论和技术方法,形成全球高精度的跨视角步态识别技术和大视频容量的步态数据库,并在北京转化落地,孵化出步态识别商业化公司——银河水滴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与三星、华为、腾讯、美的等公司合作,推动了人工智能在泛安防、智能家居、智能驾驶等领域的应用。
Copyright © 2008-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