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一公:那次晚餐上在座的几位包括潘建伟、陈十一都在评论中国科技界的一些现象和教育界的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当时谈的话题比较激烈。
施一公其人 地道的学霸!
1967年,施一公出生于河南郑州,父母给他取了一个富有时代特色的名字:一心为公。
我相信中国的前途一定是美好的,我相信政府国家一定会持续不断支持西湖大学。
据以色列全国性医疗机构红大卫盾会(Magen David Adom)发言人表示,有两名20多岁的以色列男子受伤。
与中国不少高校追求“大而全”不同,西湖大学以“高起点、小而精、研究型”为办学定位,以博士研究生培育为起点,致力于高等教育和学术研究,培养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
最后,施一公被清华大学录取,成为清华大学生物系复系后的首届本科生。
施一公:因为从小到大这种心理不平衡一直存在,纵观过去一两百年三四百年,我们对世界科学的产生技术的发展新的知识的发明发现,贡献太小。
所以像我这样的人,怎么可能会不回国呢?
记者:有什么事能激动成这样,这不就是一个提议吗?
Copyright © 2008-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