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他学习态度端正,我也懒得较劲了。
相比之下,昭昭妈的“戒吼”行动显得较为失败。
虽然她和鹏鹏爸都是博士学历,但她自认为并不是“鸡血”妈妈。
比如原来一周‘吼’五次,制定目标要求自己下周‘吼’两次,慢慢递减直至‘零吼叫’。
对孩子以外的人都能温和有礼,一碰到孩子学习,就分裂出一个暴躁、偏执的自我。
你知道他写个啥,‘dei’,提示了三遍,都没写对!”
相比之下,昭昭妈的“戒吼”行动显得较为失败。
鹏鹏妈回顾了陪孩子走的这一路,总结了一个规律:一、二年级时,总是“吼”孩子的坐姿和学习习惯;三、四年级时,总为孩子作业的对错上火;到了五、六年级,能把她惹急的,通常是孩子的学习态度。
平日里同事和邻居对她的印象也是“温和、开朗、有文化味”,不敢相信她也会“吼”孩子。
Copyright © 2008-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