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教授王杰看来,都市个体是流动化和碎片化,共性在于获得文化认同和审美认同的诉求,短视频提供了需求实现的方式。
政务的传播也要“因地制宜”转变话语的方式和讲述的心态,以更亲和形态走入大众。
短视频让城市传播“可视化”
首先,图文、视频等形式突破了既有线性媒体传播的单向性,予以城市动态方式呈现的全要素呈现。
同时,鼓励推广优质产品与服务“下乡”,给农村消费者提供充足的正品好货,营造品质消费良性环境,让消费者放心消费、安心消费。
依据 《城市形象指数及其测试报告》,城市形象的塑造作用主要表现在建构与传播两个维度,从建构来看,首先数字平台的低语境叙事方式决定了其传达出来的城市图景是一种市民化、日常性的文化,将城市生活用通俗易懂、简单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其次数字平台中对人的关注使其成为情感纽带,不仅可以展示城市中居民的社会关系,而且对归属感和身份认同的产生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张近东是一位“老两会”,历年来提交提案、建议70余份,对农业和扶贫颇为关注。
作为“企业家”代表,张近东以身作则,推动苏宁成为第一家和国务院签订全国农村电商扶贫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民营企业,并设立由其本人担任组长的扶贫工作小组,2018年扶贫专项投入就超过5亿元,从事扶贫工作的人员超过1000人。
Copyright © 2008-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