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前,香港X科技创业平台在成立之初,就对大湾区科创就有布局,他们立足香港,在前海设立港深合作总部基地,聚焦创业孵化、创投及科研实验室等业务范围。
对标借鉴香港,更多的是联合香港的优势一块向外走,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支撑。
香港特区政府尽管提出在2022年,研发强度达到1.5%,但从投入来看,也只有450亿港元,不及深圳目前的一半。
王福强认为,以行政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客观造成了内地区域分割,无法形成统一市场,不但是内地与港澳的要素流动存在障碍,珠三角九市之间也存在要素流动的障碍。
科创如此,金融也是如此,在广东,间接金融比较强,而直接金融比较弱,香港则强于直接金融。
在“十二五”“十三五”的时候,将港澳做成专门的一章。
“香港在法律、知识产权保护、国际金融方面的优势有目共睹,但目前香港大部分的科研主要集中于各大专院校,而中游的技术转移及下游的工业创新仍比较缓慢,政府除了要在中下游加大资源投放,也需要更加积极与工商界对接,形成一个完整的科创生态链。
在合作发展的主题之下,创新发展是粤港澳大湾区的主线。
然而,目前香港的资质、标准、规则等都是按照英美体系,也正因为如此,张燕生认为,香港的优势是国际化,因此应该更多地向外走,进一步开放,而非更多地向内地开放。
“仅从科技创新而言,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也是不平衡的,但即使深圳有如此高的研发强度,依然没有一所世界一流大学,而香港有四所。
Copyright © 2008-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