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不久,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中国共产党以全球的视野和历史的眼光,客观分析国内外大势,把时代主题调整为“和平与发展”。
作为一个超大型国家,中国发展面临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的巨大压力,但中国立足于通过国内经济、社会、政治改革,不断解放生产力,寻求解决难点和化解矛盾的办法,而不是像一些西方国家那样输出矛盾、转嫁危机。
因此,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中国采取了趋利避害的立场。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大业。
从西方列强崛起的历史来看,新工业革命的出现往往也是竞争加剧、战争频发的时候。
中华民族历来主张“以和为贵”、“天下太平”、“睦邻友邦”等理念。
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统筹中国的和平发展,确保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中国梦,中国欢迎各国人民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便车”、“顺风车”,实现共同发展,让大家一起过好日子。
我们坚定不移打开国门搞建设;我们不走当年西方对外扩张殖民掠夺资源的老路,而是走全方位开放合作共赢的新路;我们通过全球生产要素流动这种和平方式来获得发展所需要的资源和要素,同时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以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
今天,全球竞争日益激烈,各种挑战层出不穷,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准确定位时代的能力展现了中国治国理政的独特智慧,使我们能够继续认清时代特征,紧跟时代大潮,顺势而为,从而立于不败之地。
因此,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中国采取了趋利避害的立场。
Copyright © 2008-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