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遭受过不少拒绝,也收获了很多感动。
1967年,施一公出生于河南郑州,父母给他取了一个富有时代特色的名字:一心为公。
我从来没把这个东西放在眼里,不仅当时没放在眼里,就连我穷困潦倒的时候,做博士生拿几百块美元收入的时候也没放在眼里。
在施一公的成长过程中,小我与大我的冲突一直存在。
为了共同的梦想,施一公希望,西湖大学的所有师生能够和他一起,并肩长跑。
施一公:全是钱,甚至一看,有些网红拍个照片放网上,一下载然后可以挣钱。
普林斯顿大学方面认为我回国就是因为拿钱拿得更多了,待遇更好了。
在美国,施一公有着广阔的事业发展前景和优越的生活条件,但是2007年,40岁的他却作出了一个让许多人不解的决定:全职回国,回到母校清华大学。
在清华大学担任生命科学学院院长的7年里,施一公带领清华生物学科取得长足进步,在结构生物学领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Copyright © 2008-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