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从科技创新而言,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也是不平衡的,但即使深圳有如此高的研发强度,依然没有一所世界一流大学,而香港有四所。
此前,在“十五”“十一五”的规划中,都只是有一段涉及港澳内容。
一旦合作,就会发挥强强联合的综合优势。
张燕生认为,从通关便利化来说,现在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比如珠海、澳门之间采取“合作查验、一次放行”的模式,取消了两地口岸之间的缓冲区,直接把两个口岸连在一起。
从一个地理的共同体,向经济的共同体,再向社会的共同体转变。
香港X科技创业平台联合创办人、香港大学陈冠华教授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为了加深大湾区科创布局,香港X计划在深圳前海建立智能制造、新材料、生物科技等实验室,利用香港高校教授资源,在深圳做应用导向的研究。
因此,“无论从粤港澳大湾区的四个中心城市来看,还是七个节点城市,彼此存在较大差异。
极点带动,轴带支撑
而大湾区本身拥有巨大的市场,市场驱动型科技创新在大湾区能找到众多的应用场景,向全国全世界推广的潜力更大,这无疑是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及创新型人才的大好机会,必将推动社会对科技的重视和推崇。
之所以这样定位,在张燕生看来,香港正面临着一系列发展的短板,亟待转型。
Copyright © 2008-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