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施一公被清华大学录取,成为清华大学生物系复系后的首届本科生。
这座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所由社会力量举办、国家重点支持的新型研究型大学,从筹建之初就受到广泛关注。
他们的建议很快就得到批复。
2015年,施一公联合饶毅以及南方科技大学校长陈十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潘建伟、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钱颖一等人,向国家领导人提交了《关于试点创建新型民办研究型大学的建议》。
作为西湖大学的倡议人之一和首任校长,结构生物学家、全国政协委员施一公,是西湖大学最重要的标签和宣讲人。
而这两件事情,都是为了第三件事情,也是这辈子最大的一件事情——创立西湖大学做准备。
在中国传统的教育体制里,施一公是典型的学霸。
在美国,施一公有着广阔的事业发展前景和优越的生活条件,但是2007年,40岁的他却作出了一个让许多人不解的决定:全职回国,回到母校清华大学。
他遭受过不少拒绝,也收获了很多感动。
Copyright © 2008-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