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一比较,就可以看出中国过去70年所取得的成就实属不易:中国发展所需要的原材料是按市场价格买来的;中国产品是根据国际合同卖出去的;中国还是一个人均资源短缺的国家,一切资源都靠自己发掘或与外国等价交换,所以中国工业化的成本是高昂的。
可以说,中国对工业革命的全方位“补课”是从新中国建立之后才得以实现的。
中国正在大力推动产业升级和消费升级,使中国经济从主要依靠外需拉动转入以内需拉动为主。
中国明确把全球化界定为经济全球化,而非政治全球化。
中国人这种底线思维和举措将伴随中国和平发展的整个进程,也将伴随我们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整个过程。
邓小平早就强调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由于非洲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新兴殖民国家纷纷加入对非洲的争夺,19世纪末,欧洲列强基本完成对非洲的瓜分。
我们坚定不移打开国门搞建设;我们不走当年西方对外扩张殖民掠夺资源的老路,而是走全方位开放合作共赢的新路;我们通过全球生产要素流动这种和平方式来获得发展所需要的资源和要素,同时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以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
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关键部分,从而降低了大国军事对抗的风险,也促进形成中国乃至整个世界的和平发展格局。
这是一条充满艰辛的探索与奋斗之路,但中国人硬是凭着自己的勤劳、智慧、勇气甚至牺牲,使“不可能成为了可能”。
Copyright © 2008-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