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岁的时候,施一公随父母下放到河南省驻马店地区的一个小村庄里,施一公读完了小学和初一,随后转入河南省实验中学,高二时,因为取得河南省数学竞赛的第一名,并获得全国数学竞赛和物理竞赛的一等奖和二等奖,施一公成为北大、清华、南开等高校都想要保送录取的对象。
他们有一亿留给孩子的,是孩子的财产。
1989年,他以本专业第一名的成绩提前一年毕业,获得生物学学士学位,同时也修完了数学系双学位课程。
施一公如此描述理想的大学:“我们希望五年以后、十年以后,这里可以聚拢一大批世界顶尖的科学家,在这里从事最尖端的科学研究,做出最有意义的科学成果,培养最优秀的青年学生,用自己的才智尽情地探索科学知识前沿,推动人类进步,造福全世界”。
这个理念的实施,源于2011年欧美同学会上的一次谈话,那个时候,施一公是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院长,国家千人计划联谊会的会长。
我可以毫不犹豫地讲,为这个百分之一万我也不回国。
十个诺贝尔奖 也换不来一个西湖大学
施一公:我们有一批优秀的科学家,这些科学家在亚洲在世界上是最优秀的,你给我五年,我相信西湖大学可以做出一些在很多其他大学难以实现的重大的科学研究的突破。
Copyright © 2008-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