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中教育集团全面开展“学习共同体”模式两年多来,“组团”学习的模式不仅在高中、初中部得到了实现,在十八中附小也扩展到二至六年级各个班级,孩子们开始习惯于在“组团”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共同学习。
”老师话音刚落,教室内就瞬间开启了“热闹”模式,学生们面对面以小组为单位展开了讨论。
课堂上的教学活动更是发生着本质的变化”,陈辉介绍说,别看讲解的时间短,但老师们课前做了很多准备工作,教师之间率先形成了共同体,每个学科以教研组为单位,研究如何推动“学习共同体”教学,每个教研组都要研讨“学习共同体”心得和详细具体的教研计划。
比如这节“北京一日游”,按照常规的教学方式,可能主要是老师讲,而学习共同体则“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就需要设定好背景,让孩子们通过讨论自己去寻找答案,通过共同学习,得到的不仅仅是老师讲的知识,而是学生自己获得的能力。
在经典环节鹰眼辨析游戏中,赖冠霖淡定说到自己和库里是好朋友,去年三月在美国一起打过球,成功“骗”过几位主持人和嘉宾。
从五年级开始就进入这种学习模式的王梓涵,对这种新的上课方式非常喜欢。
”老师话音刚落,教室内就瞬间开启了“热闹”模式,学生们面对面以小组为单位展开了讨论。
随后,一组同学还被随机抽选站上讲台,4个人你一言我一语地展示着自己组规划的游览线路:6点半到8点半去北海公园,花费10元;8点半到10点半到景山,花费2元;10点半到15点半到颐和园,花费30元;15点半到18点半到水立方拍夜景……总共花费42元,没超标,而且去了4个景点……
”陈辉解释说,学习共同体如果还是照原来的样子讲课,就不叫学习共同体了:“老师不讲那么多,要走下讲台,走进孩子中间,用精心设计的学习活动激发孩子们的探究兴趣。
“以前上课就是一个人的事情,听老师讲课,听着听着有时就容易走神儿,不会的也不太敢问老师,上课时经常当‘透明人’。
Copyright © 2008-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