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昭妈说,她也明白“吼”不管用,每次事后也后悔自责,但就是特别生气。
第二,家长要学会自我情绪管控。
他觉得妈妈总是容易为一些小事情而失去控制,而自己每次都是“很大度地原谅妈妈”。
“每次做作业,刚开始没多久就又吼又喊的。
“家长也知道‘吼叫式’辅导作业不对、孩子压力大等,但就是控制不住,根本原因是竞争和评价机制造成的。
“有个‘高潮迭起’的词,儿子都上初一了,‘迭’字还不认识!我告诉了他,顺嘴要求他把拼音写给我。
鹏鹏妈回顾了陪孩子走的这一路,总结了一个规律:一、二年级时,总是“吼”孩子的坐姿和学习习惯;三、四年级时,总为孩子作业的对错上火;到了五、六年级,能把她惹急的,通常是孩子的学习态度。
“回头反思,当时再耐心说一遍也就好了。
”最后,家长要真正给孩子具体的帮助,而不是停留在唠叨和训斥上。
除了校外机构,也可以开拓与一些社会团体、协会、专业公益组织的合作,让文艺、科学等内容充实到课后3点半的托管班中,通过一个可标准化的课程方案用以解决课程资源不足的情况。
Copyright © 2008-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