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小小妈妈也建议,孩子的课外作业尽量少让家长配合完成,批改也不应该交给家长。
且随着孩子年级的增长,她也逐渐接受了现实,“孩子到底是不是那块料,到三、四年级时就能看个七八成了。
对孩子以外的人都能温和有礼,一碰到孩子学习,就分裂出一个暴躁、偏执的自我。
”昭昭妈说,她也明白“吼”不管用,每次事后也后悔自责,但就是特别生气。
“我最生气的是他的态度,这不是超纲的题,我讲着他还不认真听,一边摆弄着水杯,心不在焉。
“家长也知道‘吼叫式’辅导作业不对、孩子压力大等,但就是控制不住,根本原因是竞争和评价机制造成的。
对孩子以外的人都能温和有礼,一碰到孩子学习,就分裂出一个暴躁、偏执的自我。
姥姥的这段话触动了小小妈。
“你这样吼孩子,只能让孩子越来越不听你的;你不能在孩子面前控制脾气,将来,孩子的脾气会比你更大;一个成年人对孩子说话,嗓门越高越没有涵养!”
上个学期,她印象中“吼”孩子的次数不超过十次,这个学期定了“最多吼六次”的小目标。
Copyright © 2008-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