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粗略统计,有四位部门负责人答问较多,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张晓明,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自然资源部部长陆昊分别回答了三位记者的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江必新在“部长通道”上驻足近24分钟,时间最长。
全国人大代表 李海鹰:我们用客机把外面的客人请进来,用货机把中国的产品运出去,它和蓉欧快铁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形成一个立体开放的一个新格局的交通的基础建设。
这样的场面,虽然体现出了记者们的职业精神,但同时也反映出媒体与部委负责人直接接触的机会还比较少,公众对于权威信息的渴求相当强烈。
今年两会的多场记者会,都回应了外界对中国“一带一路”建设的关切。
从“记者拦部长”到“部长排队讲”,作为各部门与媒体、与公众之间的一座沟通桥梁,“部长通道”的发展变化,反映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稳步有效推进,“部长通道”也见证着中国政府执政理念的愈发开放和透明。
3月12日,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最后一场“部长通道”,由于全体会议前时间有限,两位原本计划会前答问的部门负责人被调整到了会后,导致这次会后的“部长通道”创纪录地达到两小时。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宁吉喆也介绍,共建“一带一路”促进了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并且增加了就业,改善了民生。
然而仅仅一年之后,几位“拦部姐”就相继“失业”了,因为有越来越多的部委“一把手”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主动来到集体采访区回答记者们的提问。
天津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这10万家科技型企业主要集中在新能源、生物医药、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90%以上的企业为民营企业,为全市经济发展注入大量新生力量。
Copyright © 2008-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