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鹏的这种认知来自于爸爸多次事后“抹稀泥”,“妈妈是女的,女性都比较情绪化,咱们男的得让着她。
“两个人一起对付难题,而不是天天盯着我,催着我,要有一种愉快的学习氛围。
“家长也知道‘吼叫式’辅导作业不对、孩子压力大等,但就是控制不住,根本原因是竞争和评价机制造成的。
对孩子以外的人都能温和有礼,一碰到孩子学习,就分裂出一个暴躁、偏执的自我。
如今,鹏鹏妈觉得“吼”孩子的次数已在减少,她也意识到“吼”孩子发泄的不过是坏情绪,对解决问题并没有太大帮助。
我家孩子也就是中游水平,怎么学也当不了学霸,不必难为孩子。
”昭昭说,他希望妈妈能够和自己站在一条阵线上,共同去对付作业这个“敌人”。
本报记者 赵喜斌
Copyright © 2008-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