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梓涵告诉记者,“组团”学习后4个人成了共同体,问题都要大家讨论着来,根本没有走神儿的时间,有些以前觉得很难的题,在大家互相交流讨论中也似乎变得简单了,“我也很愿意积极加入到学习中。
课堂“透明人”变成了“积极分子”
“必须自研,在核心的技术积累上要大投入。
开学第一周,本报记者在六年级2班“观摩”了一堂特别“热烈”的语文课。
据悉,这种“学习共同体”模式也在北京市和其他省市的多所中小学校开展着,一场教育改革正在静悄悄地到来。
教师要通过搭设阶梯而不是一味讲授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获得知识。
Copyright © 2008-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