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利避害的智慧,对于中国进一步实现和平发展,对于中国更好地参与并引领经济全球化,对于中国从容应对新技术革命带来的挑战,都具有启示意义。
中国和平发展的保障来自我们强大的国防,来自意识形态安全,来自我们的总体国家安全观。
中国和平发展的巨大成功,突破了对社会主义的固化认识,也突破了西方制度的僵化模式,为整个非西方世界的发展,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因此,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中国采取了趋利避害的立场。
中国和平发展道路是由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所决定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外部实现形式。
”这就是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底线”和“红线”,这有助于国际社会全面深刻地理解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避免对中国的意图和原则产生误判。
中国和平发展要妥善处理好同西方大国和发展中国家的关系,要在自己国内消化和处理大国发展过程中必然面对的各种社会矛盾和不稳定因素。
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大势,中国应该顺势而为。
从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我们通过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基本完成了以劳动密集型纺织业等为代表的第一次工业革命。
Copyright © 2008-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