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相比其他领域,人类对于北极的知识存在着巨大缺口,以至于在回答全球气候变化、地球生态系统的响应等问题时显得捉襟见肘。
2016年,中国北极科考队员在楚科奇海陆架附近首次发现了新的沉积物类型结核结壳,初步推测,可能与该区域存在冷泉和烈火层有关,这一发现有望为我国北冰洋海洋地质研究开辟新领域。
近年来,各国纷纷加大对北极的关注。
上海3月4日电 (记者 陈静)4日,一份跋涉千里而来的脐带血造血干细胞,为8月龄的冉宝(化名)带来了新生的希望。
■本报驻联合国记者 贾泽驰
纽约联合国总部目前大约有工作人员8200多名,平均每位职员每年产生275公斤垃圾,其中82%得到回收利用。
如今,中国也明显加快了对北极探索的步伐。
“我国北极科考的频次越来越密,先是从五年一次变为两年一次,2016年起增加到一年一次。
Copyright © 2008-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