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鹏鹏妈觉得“吼”孩子的次数已在减少,她也意识到“吼”孩子发泄的不过是坏情绪,对解决问题并没有太大帮助。
“零吼叫?我再试试吧,争取再坚持七天看看效果。
上个学期,她印象中“吼”孩子的次数不超过十次,这个学期定了“最多吼六次”的小目标。
鹏鹏妈回顾了陪孩子走的这一路,总结了一个规律:一、二年级时,总是“吼”孩子的坐姿和学习习惯;三、四年级时,总为孩子作业的对错上火;到了五、六年级,能把她惹急的,通常是孩子的学习态度。
面对这样的情形,有几个父母能忍住不吼啊!”
小小妈妈自责不已,且也有了更深刻的反思:之所以吼孩子,其实还是在用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孩子。
小小妈的烦躁突然消散,姥姥的话又浮上心头,她赶紧抱着孩子连声道歉。
本来有点思路和状态,一喊我就蒙了,越喊越不想做,越觉得学习没有意思。
“校内托管班解决了大问题,如果内容能丰富一些,我更愿意让孩子留在学校去参与其中。
比如,将来要读的学校、未来的工作等。
Copyright © 2008-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