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业遂:各位媒体的朋友、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各位采访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
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新闻发布会现场。
张业遂:大会期间将举行13场记者会,请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及常委会工作机构负责人就人大立法工作、监督工作等问题,请国务院有关部委主要负责人就经济社会发展中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分别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
占比66.4%!男生更容易遭受身体暴力和精神暴力
除了发现“忽视”这个比“身体虐待”“情感虐待”“性虐待”可能还要“强悍”的暴力凶手,研究团队还发现,在遭受暴力的儿童中,男生占比66.4%,女生占比33.6%,男生更容易遭受身体暴力和精神暴力。
科研人员分析“遭遇暴力时采取不同做法的儿童的心理状况”,结果发现,遭遇暴力时选择不同求助对象的儿童在焦虑、抑郁、心理韧性上的得分存在显著差异,遭遇暴力时选择一个人承受的儿童在焦虑、抑郁上的得分最高,在心理韧性上的得分最低。
对不同地区而言,在53.8%~67.0%的儿童看来,家人是他们遇到危险情况时的首要求助对象,而将老师、同学或朋友作为首要求助对象的儿童,其比例分别为3.2%和15.6%,还有24.7%的儿童在遇到危险情况时选择自己解决。
他们的具体特征为:男生87人,占男生总数的10.9%,女生64人,占女生总数的9.2%;非寄宿儿童134人,占非寄宿生总数的1.1%,寄宿儿童16人,占寄宿生总数的5.7%,非寄宿儿童占比高于寄宿儿童;“全留守儿童”即父母都在外打工的12人,占全留守儿童总数的10.0%,“单留守儿童”51人(母亲在外5人,父亲在外46人),占单留守儿童总数的12.0%,非留守儿童87人,占非留守儿童总数的9.3%,单留守儿童占比相对较高。
相比之下,留守情况的影响就比较大了。
2008年和2009年,针对广州青少年的一项调查表明,“在过去的6个月里,有23.2%、15.1%和2.8%的青少年遭受了轻微、严重和非常严重的身体虐待。
Copyright © 2008-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