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宣庆建议用“合作发展”这一提法,事实上,在接受广东省委托时,用的也是“合作发展”,“城市群的特点是高度的融合,在‘一国两制’框架下,粤港澳三地有着不同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法律框架,用‘合作发展’更为合适。
“如何学习借鉴对标国际一流湾区,是这次规划纲要中的一大亮点。
其中,3月5日上午举行开幕会,听取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审查计划报告、预算报告;3月8日下午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听取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战书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的报告,听取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草案)》的说明;3月12日上午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听取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3月15日上午举行第四次全体会议,表决各项工作报告的决议草案,表决《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草案)》,表决其他有关事项。
”国家发改委学术委员会原秘书长张燕生分析,从规划来讲,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已经具备建成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的基础条件,如何在未来变成现实?对此,规划分2022年和2035年的两个阶段,对粤港澳大湾区近期和中长期的目标进行了规划。
过去40年,广东通过与香港合作,成为中国内地市场化、国际化、现代化和法制化最高的地区,但在张燕生看来,此前广东和香港的合作,还没有真正用到香港的高增值优势。
到2035年,大湾区形成以创新为主要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大幅跃升,国际竞争力、影响力进一步增强,大湾区内市场高水平互联互通基本实现,各类资源要素高效便捷流动,区域发展协调性显著增强,“宜居宜业宜游的国际一流湾区全面建成”。
我们希望来这里的人,看到他们小时候的物件,一下子就能打破拘谨感。
Copyright © 2008-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