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刘忠军教授主持完成的“3D打印钛合金骨科植入物的临床应用与关键技术研究”项目获一等奖,成果基于3D打印钛合金技术, 开发了3D打印髋臼、脊柱等系列产品,是目前我国可以商业临床应用的3D打印金属植入产品,已在全国550家医院推广,树立国产骨科高端植入物品牌,近三年实现直接经济效益1.2亿元,提升北京高端医疗器械产业的技术水平,带动我国面向医疗领域的增材制造全产业链发展。
由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和银河水滴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完成的“远距离步态识别系统研究与应用”项目获二等奖,成果系统研究了步态识别的计算理论和技术方法,形成全球高精度的跨视角步态识别技术和大视频容量的步态数据库,并在北京转化落地,孵化出步态识别商业化公司——银河水滴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与三星、华为、腾讯、美的等公司合作,推动了人工智能在泛安防、智能家居、智能驾驶等领域的应用。
据统计,2018年获奖完成人的平均年龄为44岁,40岁以下青年科技人才占比达45%;212项获奖成果中,有80后、90后参与的成果达189项,占比89.2%。
“不管外部环境怎么变,加大创新力度,是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
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张烜教授主持完成的“自身免疫病发病机制和诊疗关键技术的创研和应用”项目获一等奖,成果对自身免疫病的发病机制和诊疗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而系统的研究,从宏基因、分子、细胞和免疫影像等多维度、全链条建立自身免疫病诊断模型,并发展了自身免疫病治疗的中国方案和技术,相关成果在全国30多个省、直辖市的数百家医院推广应用,显著提升我国自身免疫病早期诊断和临床治疗水平。
电话一开头是电子机器的声音,称小杨的社安号涉嫌非法行径。
该成果研制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列车全自动运行技术体系和成套装备,推动了城市交通向智能化、无人化方向发展,为建立高效、智能、便捷的的交通服务体系提供科技支撑。
Copyright © 2008-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