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来没把这个东西放在眼里,不仅当时没放在眼里,就连我穷困潦倒的时候,做博士生拿几百块美元收入的时候也没放在眼里。
在美国,施一公有着广阔的事业发展前景和优越的生活条件,但是2007年,40岁的他却作出了一个让许多人不解的决定:全职回国,回到母校清华大学。
尤其是在国外,这种冲突往往来得更加剧烈,也是促成他回国的原因之一。
2018年1月,施一公辞去清华大学副校长职务,全力以赴筹办西湖大学。
2018年4月,在西湖大学创校校董会第一次会议上,施一公被校董会聘任为西湖大学首任校长。
在清华大学担任生命科学学院院长的7年里,施一公带领清华生物学科取得长足进步,在结构生物学领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十个诺贝尔奖 也换不来一个西湖大学
1989年,他以本专业第一名的成绩提前一年毕业,获得生物学学士学位,同时也修完了数学系双学位课程。
为了共同的梦想,施一公希望,西湖大学的所有师生能够和他一起,并肩长跑。
2018年8月26日,又有120位博士生成为“西湖二期”学员。
Copyright © 2008-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