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之下,昭昭妈的“戒吼”行动显得较为失败。
鹏鹏妈回顾了陪孩子走的这一路,总结了一个规律:一、二年级时,总是“吼”孩子的坐姿和学习习惯;三、四年级时,总为孩子作业的对错上火;到了五、六年级,能把她惹急的,通常是孩子的学习态度。
鹏鹏和昭昭表达了想法,但小小却因为妈妈的“吼叫”似乎变得更为沉默,这也促使小小妈妈反思得更彻底。
小小妈的烦躁突然消散,姥姥的话又浮上心头,她赶紧抱着孩子连声道歉。
”最后,家长要真正给孩子具体的帮助,而不是停留在唠叨和训斥上。
开学后仅一周,用光吼叫“配额”
Copyright © 2008-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