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施一公被清华大学录取,成为清华大学生物系复系后的首届本科生。
施一公:改变我的母校,改变清华的学生,希望三分之一的清华学生能够在个人奋斗实现自我价值的时候,脑子里有一个大我。
尤其是在国外,这种冲突往往来得更加剧烈,也是促成他回国的原因之一。
因为从来没有跟人要过钱,书生气息浓重,扭扭捏捏就是说不出口。
施一公:非常尴尬,我有时候真想是考一考,如果考第一得到的捐钱多我就考去了。
中国和平发展成功的各项原因背后都有中华文明智慧的光芒,都是我们文明基因与现代精神的结合。
施一公如此描述理想的大学:“我们希望五年以后、十年以后,这里可以聚拢一大批世界顶尖的科学家,在这里从事最尖端的科学研究,做出最有意义的科学成果,培养最优秀的青年学生,用自己的才智尽情地探索科学知识前沿,推动人类进步,造福全世界”。
在施一公的成长过程中,小我与大我的冲突一直存在。
会议选举产生了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主席团和秘书长,表决通过了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议程。
在美国,施一公有着广阔的事业发展前景和优越的生活条件,但是2007年,40岁的他却作出了一个让许多人不解的决定:全职回国,回到母校清华大学。
Copyright © 2008-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