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过了几天跟我讲可能三千万有点难今年,我捐一千万,我还是很感激。
在中国传统的教育体制里,施一公是典型的学霸。
走出象牙塔 科学家自己去找钱 怎么找?
与中国不少高校追求“大而全”不同,西湖大学以“高起点、小而精、研究型”为办学定位,以博士研究生培育为起点,致力于高等教育和学术研究,培养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
当时韩启德听着听着也很激动,就问我们,“你们这些人都是在中国出生中国长大,深谙中国文化,知道中国教育的优势和短板,同时在海外少则生活了十几年,都在海外大学著名大学做过教授,知道国外教育的优势和缺点,为什么不能够取其所长也发挥我们的所长,在中国创办一所小型大学?”当时韩启德话音未落,我当时激动得不行,我心脏都快跳出来了。
他说能不能这样施教授,我提一个要求捐一千万,我夫人来的时候,一起吃顿饭,我说当然可以。
施一公说,他前四十年做了一件事,就是成家立业;又用了十年做了第二件事情,就是帮助母校清华大学迅速地发展生命学科,参与创建了两个学院,扩大了一个学院。
最后,施一公被清华大学录取,成为清华大学生物系复系后的首届本科生。
施一公:这些突破可以让我们中国人自豪,哥德巴赫猜想值几块钱?牛顿的三大定律在当时值几块钱?或着说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你可以量化吗?当然是不可以的。
1997年4月,施一公还未完成博士后研究课题,就被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聘为助理教授。
Copyright © 2008-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