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也知道‘吼叫式’辅导作业不对、孩子压力大等,但就是控制不住,根本原因是竞争和评价机制造成的。
成本上可以通过家长交纳部分费用,相关部门给予一定补贴的方式进行。
从老家回来后,她开始克制自己的脾气。
如今,鹏鹏妈觉得“吼”孩子的次数已在减少,她也意识到“吼”孩子发泄的不过是坏情绪,对解决问题并没有太大帮助。
比如原来一周‘吼’五次,制定目标要求自己下周‘吼’两次,慢慢递减直至‘零吼叫’。
且随着孩子年级的增长,她也逐渐接受了现实,“孩子到底是不是那块料,到三、四年级时就能看个七八成了。
“校内托管班解决了大问题,如果内容能丰富一些,我更愿意让孩子留在学校去参与其中。
而她的这种改变源自于小小姥姥的劝说和小小的恐惧。
比如,将来要读的学校、未来的工作等。
平日里同事和邻居对她的印象也是“温和、开朗、有文化味”,不敢相信她也会“吼”孩子。
Copyright © 2008-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