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区政府康文署发言人说,本届“香港流行文化节”在节目编排上加入不少年轻人喜爱的元素,如以原音、爵士乐及无伴奏合唱等不同手法重新演绎流行经典,借此展示生生不息的文化传承、突破和发展,期望吸引青年观众。
如今燕麦草、小杂粮、覆膜马铃薯等耐旱作物“当家”,以水定粮改变了察汗淖尔湿地周边农业形态。庞学峰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种植燕麦草,只搞“雨养”农业,不使用地下水。成本下降,加上轮作和“水改旱”补贴,亩效益可比种甜菜增加200元人民币左右。
近年来,万柏林区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把建设“绿色生态示范区”作为打造国家区域中心城市核心城区的重要载体,加快推进西山生态综合治理,培育创建万亩生态园、王封一线天、桃花沟、偏桥沟等文旅品牌,全区森林覆盖率达38.19%,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5.68%。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在2022年施政报告中提出,本届特区政府锐意推动文化发展,使香港成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特区政府计划每年与业界合办流行文化节,并研究设立流行文化馆的可行性。 中新网太原4月7日电 (记者 李庭耀)又到踏春赏花时,山西太原万柏林区玉泉山景区,曾经的废弃矿山变身千亩樱花园,各色樱花竞相绽放,游客穿梭其间。7日,“锦绣太原城·相约万柏林”第十届樱花节暨山西中部城市群赏花季启动。
增雨增雪、围封保护、河道疏浚清淤、地下水超采治理……按照“湿地面积不减少、功能不降低、性质不改变”的原则,商都县推进察汗淖尔湿地生态系统完整性保护。
作为察汗淖尔湿地面积最大的县域,商都县委书记高永斌认为,“察汗淖尔湿地退化根本原因在于水位下降,治理重点在增绿抑尘,选择耐盐碱植物、低耗水作物为湿地‘梳妆’。”
如今,察汗淖尔国家湿地公园内每年迁徙季都会迎来大天鹅、小天鹅、蓑羽鹤、灰鹤等大批候鸟,已然成为一张“生态名片”。
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1700亩、退化林防护修复工程3.7万亩、发展旱作雨养农业100万亩……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察汗淖尔湿地“颜值”飙升。
中新网记者 张玮
察汗淖尔,蒙古语意为“白色的水洼”,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与河北省张家口市交界地带,流域总面积达7359平方公里,是中国华北地区最大的季节性湿地。史称“漠南盐池”的察汗淖尔湖水一直养育着察汗淖尔草原,抵御着蒙古高原无情风沙的摧残。
Copyright © 2008-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