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上升为中国的国家意志,转化为国家发展规划和大政方针,落实在中国发展进程的广泛实践中。
站在接续历史新的更高起点上,党的十九大提出新时代分两步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
今天,全球竞争日益激烈,各种挑战层出不穷,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准确定位时代的能力展现了中国治国理政的独特智慧,使我们能够继续认清时代特征,紧跟时代大潮,顺势而为,从而立于不败之地。
更有一些国家“一失足成千古恨”,陷入分裂和战乱。
由于非洲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新兴殖民国家纷纷加入对非洲的争夺,19世纪末,欧洲列强基本完成对非洲的瓜分。
作为一个超大型国家,中国发展面临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的巨大压力,但中国立足于通过国内经济、社会、政治改革,不断解放生产力,寻求解决难点和化解矛盾的办法,而不是像一些西方国家那样输出矛盾、转嫁危机。
中国人的古训是“国虽大,好战必亡”,认为靠武力对外进行侵略扩张最终是要失败的。
中国一直密切跟踪世界科学技术的最新发展,制定了中长期的战略规划,力求走创新发展之路,这种持续不懈的努力终于产生了“乘数效应”,把中国推到了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前沿。
邓小平多次指出,过去我们认为战争不可避免,现在看来维护世界和平是有希望的。
中国明确把全球化界定为经济全球化,而非政治全球化。
Copyright © 2008-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