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个诺贝尔奖 也换不来一个西湖大学
施一公如此描述理想的大学:“我们希望五年以后、十年以后,这里可以聚拢一大批世界顶尖的科学家,在这里从事最尖端的科学研究,做出最有意义的科学成果,培养最优秀的青年学生,用自己的才智尽情地探索科学知识前沿,推动人类进步,造福全世界”。
杭州市西湖区云栖小镇内,成立不足5个月的西湖大学安静矗立。
3月4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新闻发布会,大会发言人张业遂就大会议程和人大工作相关的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中新社记者 侯宇 摄
尤其是在国外,这种冲突往往来得更加剧烈,也是促成他回国的原因之一。
北京3月4日电 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4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预备会议。
2018年10月20日,施一公和5名诺贝尔奖得主、70余名国内外顶尖大学校长、近百位捐赠人聚集一堂,共同迎来西湖大学的成立时刻。
所以像我这样的人,怎么可能会不回国呢?
施一公如此描述理想的大学:“我们希望五年以后、十年以后,这里可以聚拢一大批世界顶尖的科学家,在这里从事最尖端的科学研究,做出最有意义的科学成果,培养最优秀的青年学生,用自己的才智尽情地探索科学知识前沿,推动人类进步,造福全世界”。
Copyright © 2008-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