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底线”和“红线”,这有助于国际社会全面深刻地理解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避免对中国的意图和原则产生误判。
更有一些国家“一失足成千古恨”,陷入分裂和战乱。
之后不久,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中国共产党以全球的视野和历史的眼光,客观分析国内外大势,把时代主题调整为“和平与发展”。
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仍然是时代的主流,中国仍然处于自己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但世界上总有一些国家和一些势力企图损害中国的核心利益,最终想把中国变成他们的附庸,这样的势力不会因为我们和平发展的成功而偃旗息鼓。
中国不仅不放弃社会主义,而且还用社会主义的优势来驾驭西方主导的新自由主义全球化。
以蒸汽机和纺织业为代表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和以电气化为主要特征的第二次工业革命,都加剧了西方列强之间为资源和市场而展开的争夺和战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有着5000多年历史的中华文明,始终崇尚和平,和平、和睦、和谐的追求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之中,深深溶化在中国人民的血脉之中。
因此,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中国采取了趋利避害的立场。
基于这样的定位,确定了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并一步一步地加以落实。
Copyright © 2008-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