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物理空间拓展的背后,需要人员、物资、资金、信息的便捷有序流动,而在这一过程中,还存在诸多有形和无形的壁垒。
然而,目前香港的资质、标准、规则等都是按照英美体系,也正因为如此,张燕生认为,香港的优势是国际化,因此应该更多地向外走,进一步开放,而非更多地向内地开放。
之所以这样定位,在张燕生看来,香港正面临着一系列发展的短板,亟待转型。
对香港的定位则是,巩固和提升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和国际航空枢纽地位,强化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地位、国际资产管理中心及风险管理中心功能,推动金融、商贸、物流、专业服务等向高端高增值方向发展,大力发展创新及科技事业,培育新兴产业,建设亚太区国际法律及争议解决服务中心,打造更具竞争力的国际大都会。
在合作发展的主题之下,创新发展是粤港澳大湾区的主线。
“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就在于‘一国两制’,是在多个单独关税区之间建立起的合作,因此,开放是一个方面,便利化是一个方面,但是怎么能够保证有序,我认为才是更重要的。
这11个城市,通过陆海以及公路、铁路、高铁、机场所形成了轴带的支撑作用,辐射粤西粤东粤北地区和9+2城市周边地区的辐射,最终通过整个粤港澳大湾区向东南亚地区辐射。
以港珠澳大桥为例,过去的重点是建设,今后的重点则是运营,如何让三地的车更便利地通行,如何激发港澳单排车的用桥热情,如何为乘客提供更好的服务,这些都是软连接。
香港是国际化的,是低税率的,商品供给是有限的,如果取消海关,势必造成走私泛滥。
从这个角度来讲,国家终于认识到要用好香港这一点。
Copyright © 2008-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