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林治波整理
构建创新格局 实现跨越发展
我们在导向上体现以改促转,在干部考核中加大了改革的权重,将先行先试、改革创新作为识别使用干部的重要标准,同时着力激活和大力培育全社会因长期资源依赖而挤出的市场意识和创新精神。
一年多来,我们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将改革作为推动转型的根本动力,着力破解制约发展的结构性、体制性、素质性矛盾和问题,开启了山西经济转型发展的新历程。
我们把建设制造强省作为战略性工程来抓,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主攻方向,落实“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大力促进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高效化、高端化,切实增强制造业在中高端市场的竞争能力。
去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分别增长13.9%和16.3%,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29.4%。
深入实施“一芯驱动、两带支撑、三区协同”的高质量发展区域和产业战略布局,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注重创新驱动发展,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大力推进绿色化特色化协同化发展。
我们确立了“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的目标定位,展开了经济发展、改革开放、城乡建设、文化建设、生态环境、人民生活“六个高质量”新布局
具体工作中,我们紧紧围绕构建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饮料、先进材料、能源化工和数字经济“5+1”现代产业体系,建立省领导联系指导重点产业工作机制,稳步推进企业优胜劣汰,发挥军民融合发展优势,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整合用好计划募资规模超过1000亿元的省级产业投资引导基金,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支持产业发展,着力打造一批万亿集群、千亿企业,让现代产业体系的“四梁八柱”支撑更加牢固,有力推动四川经济高质量发展。
科技创新“领先一步”,产业创新“领先一路”。
Copyright © 2008-2018